半夏、生姜行水气而散逆气,能止呕吐;茯苓宁心气而泄肾邪,能利小便;火因水而下行,则悸眩止而痞消矣。程郊倩曰∶世言传经为热厥,直中为寒厥,斯言甚谬。
此在人之自悟,非可以纸上尽也。《活人书》∶夏至后加石膏、知母,是皆泄肺火之药,是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,实散肺经火郁之药。
一阳子曰∶四物汤隐潜脾胃治法,人昧久矣。 至于杂病相揉,则变通在我而已。
羌活、荆芥、蔓荆、薄荷以升阳散风,当归、川芎以和肝养血,治久患双目失明,远年近日,内外气障风昏,拳毛倒睫,一切眼疾。 加姜此足太阳、手足太阴药也。
凡胸中满,心下满者,皆气也;腹中满者,或燥矢,或宿食;小腹满者,或溺或血,停蓄而胀满也。三阴之气至胸中而还,故令肩息。
太阳小便不利而渴,宜五苓;阳明大便不利而渴,宜调胃承气、大柴胡;已利而渴,宜白虎;少阳寒热往来而渴,宜此汤。吴鹤皋曰∶缠喉急痹,缓治则死。